作为人体免疫细胞的T细胞,如何识别肿瘤细胞和病原体等“异我”,一直是免疫学研究的核心问题。7日,清华大学张永辉团队和湖北大学郭瑞庭团队合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发表论文,揭示了T细胞中γδ T细胞的免疫识别奥秘。
T细胞可以分为αβ T细胞和γδ T细胞,其中γδ T细胞识别“异我”的机制已经非常清楚,被广泛应用于疫苗接种、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及细胞治疗等领域。γδ T也被陆续发现在肿瘤、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γδ T细胞识别“异我”的机制与αβ T细胞不同。
为了深入解析这一分子机制,张永辉团队和郭瑞庭团队合作,通过结构生物学、免疫学、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分子探针等实验手段,证实了肿瘤细胞、病原体等产生的小分子磷抗原发挥“分子胶水”功能,促进嗜乳脂蛋白3A1和2A1胞内结合、胞外分离并与γδ TCR结合,最终激活γδ T细胞。
此研究将有望摆脱αβ T细胞的传统框架,为疫苗接种、细胞治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思路。特别是,这项研究揭示了基于γδ T细胞的TCR-T细胞疗法的快速路径,即可以通过一种药物分子替代磷抗原,使得γδ TCR能够高效地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和感染细胞。
上述研究成果题目为《磷抗原交联嗜乳脂蛋白3A1和2A1激活Vγ9Vδ2 T细胞》,张永辉教授和郭瑞庭教授为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博士生袁琳洁、马先强以及湖北大学杨云云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湖北大学在Nature发表合作研究成果 揭示免疫细胞识别敌我奥秘
作者:胡昀、鲜文涛